發布時間:2021.01.25 瀏覽:3212 次
八月的三伏天,江城武漢酷暑難耐。8月13日,優佳加智能教育受邀參與由武漢市政府領頭,武漢慈海公益組織主辦的留守兒童公益夏令營活動。
優佳加積極投身教育和公益事業,肩負企業社會責任感,以實際行動回饋社會,關愛每一位孩子的成長,特請首席專家劉林老師前去營地為孩子們帶來一場別開生面的“情緒管理課”。
正值暑假,這些來自黃陂、新洲、江夏、蔡甸等地的近三十個孩子,本該和父母一起度過一個快樂的假期,卻因為父母的外出拼搏,只能在家與爺爺奶奶一起度過漫長的假日。
漂泊在外的父母們就像是四處遷徙的候鳥,留守在家的孩子仿若幼鳥般日日熱切盼望著他們歸來。他們需要陪伴,也更加渴望親情的關懷,這樣一個特殊的群體,因親情缺失以及缺少監護與引導,長期以往可能會導致在成長過程中出現創造力匱乏和自信心不足等一系列心理問題。
由此,劉老師的情緒管理課可以良好地引導孩子們正確認識自己的情緒,學會科學調節自己消極的情緒,保持積極的心態面對學習與生活。
臨近中午,氣溫高達37℃,下車后劉林老師等不及休息片刻,便前往教室,去和等待已久熱情的孩子們打招呼。孩子們興奮地圍在劉老師和助理老師的身邊,一雙雙眼睛亮起期待的光芒。
課堂伊始,通過“觀察情緒臉譜圖,感知情緒”的小游戲,讓同學們現場親歷了喜悅、哀傷、緊張、恐懼、憤怒等常見的情緒,知道了產生消極情緒的必然性。
上臺互動的孩子通過模仿代表不同情緒的表情,展示這些日子以來在夏令營的心情,或后悔、或委屈、或開心,并講述導致這種情緒產生背后的故事。孩子們稚嫩的講述著與家人相處時的細節,不經意間流露出的對父母的縷縷思念為課堂增添了許多溫馨的氣息,也拉進了我們與孩子們內心的距離。
一直吵鬧的孩子,在課上,劉老師用不斷回顧約定的方式,幫助他把注意力拉回到課堂。同時,用約定口號,做到提醒和覺察。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欣喜地發現了孩子的改變,這些在他人眼里可能過于頑皮的孩子,在老師的包容、鼓勵和引導之下,逐步學會了約束自己,融入課堂。
隨后的游戲“兩只小蜜蜂”,讓原本害羞的孩子們,一掃膽怯,紛紛踴躍地參與。通過這些激發自我、展現自我的課程,孩子們的信心得到了極大的提升,主動積極性被充分調動。
在熱鬧的課堂上,孩子們逐漸放開自我,愿意展示出內心真實的情感。歡快的氛圍逐漸幫助孩子們“打開”了心門,使他們學會正確對待情緒,更好地與他人相處。
通過“畫情緒小人”的活動,讓劉老師看到了孩子們隱藏在內心深處的渴求,代表憤怒的紅色,代表平靜的藍色,代表快樂的黃色……都是孩子內心深處的自我寫照,課堂的熱烈氣氛也在孩子愈來愈踴躍的發言中達到了高潮。
經過分小組討論,孩子們分享了各自對付消極情緒的“妙招”:學會接受這種情緒,然后采用轉移注意力的方法、看喜歡的書、寫日記等。
通過這堂情緒感知與調節的心理活動課,孩子們看到了消極情緒、不愉快心情產生的必然性,對他們在日常生活中學會科學、合理的釋放消極情緒,學會為自己減壓產生了良好的作用。
最后,課堂在一片歡聲笑語中結束。結束的時候,劉老師還收獲了一個來自孩子的禮物——一枚附贈在自己“情緒小人”作品上的“專屬卡通頭像”。
“劉老師,這個女孩就是您,我想送給您。您很親切、漂亮!”小女孩羞澀卻堅定的眼神,質樸純真的言語久久回蕩在劉老師的心間,帶來經久不散的感動。
臨走之前,劉老師還遇見了“特別的朋友”,慈海公益的外籍助教。兩次偶然的緣分讓他們在此相遇,因為劉老師充當的“臨時翻譯”讓他們彼此收獲了溫暖的情誼。我想,正是劉老師的這份熱情、溫柔與善良,才能讓她極快地融入這些孩子中間,同時讓孩子們倍感溫暖親切。
陪伴與關愛,對這群孩子來說尤為珍貴,而來自優佳加智能教育愛的力量,雖然微小但仍溫暖了孩子們前行的路,托起他們的希望與夢想。
探索人生的征程,是屬于這些孩子們的星辰與大海,而希望與夢想的路途上,愿總有愛心伴隨他們一同前行。
贊(4)
踩(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