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說話晚是怎么回事
發布時間:2021.05.05 點擊:2242 次
我們會發現,孩子的說話時間是有早有晚的,有的孩子還不到一歲就已經學會叫爸爸媽媽了,但有的孩子一歲多兩歲了才開始說話。父母就開始擔心為什么孩子說話晚,
孩子說話晚又該怎么做,如何讓寶寶盡快學會說話,現在我們一起看看如何解決這些問題。
孩子說話晚、不會說話一般有這么幾種情況:
1、生理原因:聽力障礙、智力發育障礙、說話的器官發育障礙。
2、語言環境:父母與孩子缺少交流、一個家庭多種口音或者方言。
3、心理原因:父母教導的方法有問題,導致孩子煩躁、不想學習甚至放棄交流。
4、交流方式:一個眼神就明白孩子的想法,養成了孩子說話的惰性;父母語速太快,孩子難以理解。
語言發育有個體差異,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發育速度,只要孩子身體健康,說話早晚只是時間問題。家長也不必太過著急,只要正確引導孩子做
語言訓練就可以了。
1、聽是說的基礎,幫助孩子積累詞匯量
即便寶寶只有幾個月、還不會說話,家長也要多和寶寶說話。和小寶寶說話要加上肢體語言,幫助他“理解信息”;多說并非無意義的重復,而是“信息量充足”;當孩子學會詞語表達信息是,要幫助他“拓展信息量”。
2、創造適宜條件,鼓勵孩子多開口練習
在積累充足詞匯量的同時,要想提升孩子的語言能力,還需要另一個因素——語言刺激,這是兒童語言發育的重要條件。在兩三個月時,家長看到寶寶“咿咿呀呀”要給予回應,這種回應會讓嬰兒感到興奮,進而重復發音,聲音的刺激,還能鍛煉嬰兒的語言聽覺能力;和寶寶說話的速度不要太快,確保吐字清晰,讓寶寶聽明白;觀察到寶寶有渴望交流的愿望和信號,及時回應,多和他互動。
3、鼓勵孩子主動表達,不要替他說話 建議大人們不妨“學笨點”,不用和孩子太心有靈犀,當孩子想拿桌上的水果時,佯裝看不到,等他張嘴向大人求助;多為寶寶讀書,例如繪本,有圖有文的形式,符合寶寶需要直觀形象來理解相應語言的需求。
父母在面對孩子成長過程中總會遇到許多突發的問題,這時候父母就需要給他們更好的關懷和耐心讓孩子慢慢成長。所以說如果您的孩子說話晚,可以看看上面提出的建議,或者到
兒童語言訓練中心尋求專業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