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說話晚是感統失調嗎?
發布時間:2022.10.27 點擊:3145 次
語言能力是孩子成長發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智力發展的基礎,如果兒童的語言能力發育不佳,就算有再多想法也無法表達出來,與人交往時也會很困難。一般來說,寶寶的語言發展快,求知欲也會更強,對學習更容易產生興趣,知識面也會更廣。那么兒童的語言能力跟感覺統合有關系嗎?寶寶說話晚是感統失調嗎?

說話晚并不代表一定存在
感統失調,這只是其中原因之一。孩子的語言發展需要多聽、多說、多練習、多積累,如果缺少其中一項或多項,都會影響孩子語言能力的發展,排除一些很容易發現的生理障礙,影響孩子語言發展的原因具體表現在這些方面:
1、家庭包辦替代 很多家庭對孩子過于溺愛和遷就,根據行為和表情就可以了解孩子想要什么,不用通過語言表達,孩子的需求就能得到滿足,長期如此,孩子缺少說話表達的機會,導致在兒童語言發育的關鍵時期沒有得到足夠刺激,很容易出現語言障礙,表現在孩子說話晚、口齒不清,甚至不會說話。
2、語言環境復雜 孩子的語言能力主要通過先理解再模仿,有的家庭人多口音雜,這種復雜的語言環境無疑增加了孩子學習說話的難度,無法對語言進行系統的理解,容易思維混亂,這要是孩子說話晚的一種常見原因。父母往往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環境是孩子學習的課堂,家長需要有意識的為孩子提供良好的語言學習環境。
3、感覺統合失調
感覺統合是指孩子的大腦和身體互相協調,同時做出適應性反應的能力,主要體現在前庭覺、本體覺、視覺、觸覺、聽覺等感官,當大腦不能很好地支配這些器官功能時,就容易出現一些能力偏差,說話晚也是感統失調的表現之一。

當前庭系統功能失調時,孩子篩選、整合信息的能力較差,語言表達比較困難,無法進行理解性的溝通;本體覺失調容易導致孩子的口腔肌肉控制力較差,嘴唇、舌頭和聲帶不是很靈活,也會影響學習說話的進度;如果兒童聽覺受阻,聽不清也無法理解別人說話,不僅語言上無法交流,也很難用肢體去表達。
當孩子的說話進度晚于同齡兒童時,家長需要盡早重視,適當調整家庭語言環境和教育方式,在家做一些針對性的兒童
感統訓練,如果孩子的語言障礙已經比較嚴重,小編建議去醫院和語言訓練機構能夠得到更有效的訓練。以上是對“寶寶說話晚是感統失調嗎”的全部回答,希望對您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