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統訓練要怎么做?真的有用嗎?
發布時間:2021.05.17 點擊:1908 次
不管是家庭
感統訓練,還是
感統訓練機構專業的訓練方法,大多都是通過游戲的方式進行。在游戲中,孩子的感受會通過各種感覺器官傳遞到大腦,帶來比平常更加豐富的感覺信息,促進各種感覺功能的發展,提升身體自我控制能力,改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好動、愛哭、咬手指等壞習慣。
視覺訓練 視覺的訓練,主要是為了眼睛能正常工作。可以通過有顏色的圖形來吸引寶寶的注意,進行視覺刺激,除此之外,多讓他接觸自然,或者看比較鮮艷的色彩,這種真實而又強烈的對比,有益于視覺的完善。
聽覺訓練 聽覺是最容易訓練的,聽覺的好壞更多的是一種習慣的養成。降低電視的音量,降低音樂的音量,都可以降低孩子的聽覺閾限,大大提高聽力。此外,有意識地讓寶寶多接觸不同的聲音,亦可以促進他知性思維的形成。
觸覺訓練 觸覺是非常容易被忽略的一種感覺,而它對于孩子的心理影響卻很大。沒有經過觸覺訓練的孩子在童年時期可能會表現出多動傾向。
孩子通過大量的觸覺刺激后,觸覺能力便會自然產生。“袋鼠跳”對訓練觸覺是非常棒的,可以找一個布袋子,讓孩子站在里面,抓住布袋的邊,朝一個方向跳躍。

本體覺訓練 本體覺是一種“集體凝聚力”的體現。比如有人走路的時候容易摔跟頭,說話的時候容易大舌頭,這些都與本體覺沒訓練好有關。我們可以采用堆積木、蹦床、跳繩等訓練,也可以帶孩子做一些兒童舞蹈動作,如果孩子有一些模仿行為,我們就要給予積極的肯定或引導。
前庭覺訓練 前庭覺也叫平衡覺,就是為了訓練兒童的平衡能力。一些感統訓練機構會采用平衡木、平衡臺等進行訓練,在家時,可以在地上畫一條線,讓孩子踩在線上根據家長的不同要求“走路”就行了。
感覺訓練的關鍵是給予兒童視、聽、嗅、觸、關節、肌肉、前庭等多種刺激,并將這些刺激與運動相結合。兒童在訓練過程中獲得熟練的感覺,增強自信心和自我控制的能力,改善焦慮,會感覺到開心愉快,還能培養意志力和勇氣。所以,除了
感統失調的孩子,正常孩子適當參加感統訓練,選擇有針對性的項目,對孩子來說也是有利無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