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統訓練方法——平衡類
發布時間:2021.05.17 點擊:5140 次
在對孩子進行感統訓練時,利用訓練器具配合適當的課程,可以讓訓練事半功倍。
感統訓練項目內容有很多,每一類項目的訓練,作用是不一樣的,今天介紹的就是
感統訓練方法中的平衡類器具。
平衡類器具主要用于各種平衡感訓練,通過各種訓練方式改善兒童觸覺、平衡覺、空間感知能力。適合站無站相、坐無坐相,容易跌倒,東西拿不穩,走路經常跌倒,好動不安、注意力不集中等的兒童。
1、平衡觸覺板
表現有各種形狀的觸壓刺激點,由多種顏色的直片和曲片組成,通過拼接形成直線或曲線。可以讓孩子自己拼裝,鍛煉孩子的想象力。觸點對腳底的皮膚和穴位有刺激作用,可以手、腳、膝并用。
常用玩法:爬行觸覺板。讓孩子光腳或穿薄襪,以手、腳、膝蓋著力,可以向前爬行,也可以向后爬。
2、平衡木
一般由底座和橫梁兩部分組成,有的沒有底座,穩定性好但難度低。橫梁主要有直線型、曲線型等。可以用前進、后退、側行等各種姿勢,通過在行走中完成各種指令以提高難度。上、下平衡木時注意打滑,防止邊角處對腳踝、腳趾造成傷害。
常見玩法:根據孩子的情況,設計不同的難度,走半程、走全程、舉球過頭頂、端珠走等,家長可以在孩子走的過程中小小的騷擾一下,增加難度。如果孩子害怕,家長可以先做示范,或者跟在孩子后面走,或者在側面協助。
3、平衡臺
由臺面和臺墊組成,訓練時可以在臺面上臥、坐、跪、立,臺墊的曲度決定平衡臺的難度和刺激強度。
孩子雙腳站在平衡臺上,單腳做屈膝蹬踏動作,雙腳互相轉換,幅度不能太大。也可以讓孩子手叉腰保持平衡,也可以雙手伸展保持平衡,以多種姿勢完成前后左右擺動,行走、跳躍、拋接球。
4、蹦床
感統訓練用到的蹦床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充氣類的,一種是鋼架網布蹦床。可以自由在蹦床上彈跳、雙腿分合跳、前后交替跳、跳躍轉體、跪跳等。排除周邊障礙物,跳躍時孩子應雙臂屈曲放在胸前,需要成人全程陪護。
5、獨腳凳
也叫獨腳椅,由凳面和凳腿組成,凳腿只有一個。坐在凳面上,一條腿屈膝90°支撐,一條腿伸平,保持平衡。保證地面平坦,四周沒有障礙物,坐穩后再訓練。
常見玩法:雙腿支撐坐在凳子上,左右搖擺,做伸臂練習;雙手叉腰,雙腿輪流抬起;還可以進行端珠、拍球練習。
6、平衡腳踏車
適用于平衡感和本體感不足的兒童,也可以鍛煉膝關節的靈活度,防止身體側翻,防止行進中夾擠腳面,低齡兒童需要成人貼身保護。
孩子用手扶住手柄,保持平衡后,再用力踩腳踏,操縱腳踏車向前進或向后退。操作熟練后,可以將扶手拆下,自由操控車子進退。
感統訓練器材對孩子進行的不只是一種生理上的功能訓練,而是協調心理、大腦和軀體三者之間相互關系的訓練。兒童在使用感統器具的訓練中,促進感覺系統的發育,增強自信心和自我控制能力。在應用感統訓練器具的游戲中,感覺到自己對軀體的控制,增強感覺信息的輸入,尤其是前庭刺激的輸入,促進感知覺的協調,進而達到改善腦功能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