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為什么要做感覺統合能力測評?
發布時間:2021.03.30 點擊:2888 次
相信關注“感覺統合”的家長非常清楚其重要程度,毫不夸張的說,感覺統合是一切能力發展的基礎,也是人的大腦必須具備的功能,它的作用會伴隨著人的一生。然而這種能力在兒童13歲左右就基本成型,很難再提升,所以重視教育的家長需要提早為孩子的能力奠定基礎,這也是孩子為什么要做
感覺統合能力測評。
到這里有些家長要問了,我的孩子看起來發育很正常,也需要做感統測評嗎?

其實這是大眾普遍存在的誤區,不論是感覺統合發展正常的孩子,還是存在感統失調的孩子,都可以做感覺統合能力測評。一方面可以提前預防能力發展不均衡,另一方面也是為了及時了解孩子的身體發展中到底存在哪些不足,便于及時調整、提升。
孩子的能力發展存在個體差異性,并沒有嚴格統一的標準,什么年齡必須達到規定水平的能力,但也會遵循一定的兒童生長發育規律。如果家長平常有發現孩子的一些行為異于同齡兒童,例如手腳笨拙、容易跌倒、語言發展緩慢、專注力差、粘人愛哭等,很有可能是孩子的感統能力存在不足。

經過大量的研究調查表明,
感統能力會隨著兒童成長周期而不斷變化,想要達到完美的感覺統合能力是非常困難的,想要給孩子現階段的能力進行準確的描述,較為科學、直觀、全面的方法就是進行專業感統測試。
雖然測試的對象是孩子,但總體來說,感統測評結果實際是給家長做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家長更懂孩子,了解現階段能力發展情況及不足的內在原因。一份完整的感統測評報告,可以讓家長對孩子有一個非常全面的認識與了解!根據測評結果報告,訓練老師也可以為兒童出具科學、針對性的訓練方案。
相信家長已經初步了解孩子為什么要做感覺統合能力測評,與其在家獨自苦惱,不如帶孩子找專業測評師評估一下。更多感統相關問題可參考往期文章,或直接電話咨詢了解。